今日眷村:新與舊的生活空間
眷村是台灣一種特殊的建築與社區型態。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幼年成長的記憶,與一種若即若離的身份認同。對另一些人,則是一段特殊的台灣歷史。
都市裡的村莊
在台北市最中心地段的鬧市區,距離地標建築台北101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坐落著「四四南村」眷村文化公園。這裡曾經是台北地區的第一個眷村,因居住了「四四兵工廠」的員工和家眷而得名。
落腳處變成家園
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後,為了安置撤離中國大陸的軍人及其眷屬,開始在各地建設眷村。根據公開統計資料,全台曾經有過八百多處眷村。最初,人們覺得這只是臨時的落腳之處,因此搭建得十分簡易。但隨著時間推移,眷村逐漸變成了長久的家園。
拆遷
1980年代政府開始推動眷村改建。原本老舊的房舍陸續拆掉重建,原本的平房改成高樓。進入新千年後,台灣大部分的眷村都已經拆遷。一小部分被保留,改建為展示館或公共文化場所。
重現往昔
展覽力圖重現當年眷村居民的真實生活場景,也反映出那個時代特有的社會氛圍。
女性的角色
為了改善拮據的生活,不少眷村的媽媽都在自家代工補貼家用。縫紉機和其它生產工具在家中佔有一席之地。
必不可少的麻將桌
生活在眷村,意味著與同事、鄰裡朝夕相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時非常近。孩子們到鄰家吃飯、看電視是常有的事。而對大人來說,麻將桌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
舌尖上的記憶
眷村充滿了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人們的生活圍繞著籌措衣食、養育兒女等基本需求。在半個世紀之後,眷村作為社區形態陸續消失,懷舊和反思之下,「眷村菜」、「眷村文學」應運而生。
仍有餘溫的空村
位於台北市北郊的北投中心新村是台北保留下來規模最大的眷村建築群落。這裡是台北市最晚結束搬遷的眷村,直到2016年,最後一批70多戶居民才開始遷離這裡。按照這裡人的說法,這一處村子仍有「溫度」。
溫泉浴池
北投中心新村是一所軍醫院眷村,也曾是台灣唯一擁有「溫泉公共浴室」的眷村。根據台灣國防部的統計數據,全台保存下來的眷村建築群落共將近七十處,其中十多處被列為眷村文化保存園區。
如何讓眷村被利用、被看見?
眷村的保護和修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目前被保護的眷村土地為政府所有,基本運作模式是部分房屋佈置為眷村歷史展覽,部分出租為商鋪,比如經營文創商品、特色餐飲或畫廊等(圖為四四南村內的啤酒屋)。
重新成為生活空間?
還有人建議,把眷村變成幼稚園、實驗教育機構或長照(養老)中心,賦予其新的功能和發展前景,而不是一種僅供參觀的「文物」(圖為北投中心新村)。